couch培训后随想
随 风 潜 入 夜, 润 物 细 无 声
___我谈“couch”在“teach“中的应用
作为一名工作近20年的小老教师(说“老”还不算太老,所以就算是小“老教师”吧!),对于一个已拿到中学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来说(西方国家认为45岁以下都属“青年”,我还算是抓住了所谓“青年”的尾巴,再嘚瑟两年!),我反思我自己对于教学理念、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领悟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;我认为我以前的教学工作可以分为四个阶段:
1. 刚毕业时做班主任意气风发,唯我独尊,认为学生就必须听老师的;
2. 中间自己结婚生子,由自己的孩子想到怎么对自己的学生,由此及彼,我真心的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,语气柔和了很多,爱意满满;
3. 后期发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的影响下,学生内心很多小毒蛇爬出来侵蚀着本该纯真的灵魂,我有点不知所措,不知怎么教是好。打,不允许(当然,允许打也不能打);骂,行不通;说,很无力;等,等不起;爱,无心爱
4. 现在从事兼职一对一教学,脱离了上级领导硬给我们带的紧箍咒和镣铐,我在摸索着前进,感觉因材施教才是王道。
回到了起点,但我真的能做到放空过去,放空一切,没带着任何过去的“我”的痕迹来参加“青少年成长教练培训课程”吗?没有,一点也没有。
在第一天到第三天听课的过程中我就在想:“问了几个问句就想把‘问题学生’搞定,这可能吗?我过去用过大棒政策、铁腕手段、软硬兼施,统统不凑效。这几个教授想的也太简单了吧?不可取,不可取,绝对不可取。”。
到第四天,看着史教授行云流水般的用couch问句引领着当事人思考自己的问题,听着史教授循循善诱略带磁性的声音,我在想史教授背后的善意是什么?我同时也在想”青少年成长教练课程培训”背后的善意是什么?365好老师网站背后的善意是什么?
同时我仔细回顾了一下前三天的课程流程:
1.第一天史教授播放了一位疯狂妈妈变形记和石头汤的故事,做了一个铃声游戏。我现在在想,这位疯狂妈妈一开始的状态不就是我们自己吗?学生不听话了,老师叉着腰高高的站在讲台上大吼大叫,颐指气使,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平等和尊重;学生随地吐痰了,有的变态老师甚至命令学生把它舔干净,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爱和引导;男生和女生走的近了,老师会有许多预定和假设,假定某些场景的发生,乱扣帽子,棒打纯洁的“友情”,结果越打越糟糕…..很多事例已经证明“疯狂教师”实在不乏其人。那么教师怎么能从“疯狂命令、疯狂指责”的无序状态转变成“石头汤”里智慧的“阿寿和尚”的那种couch状态呢?史教授告诉我们:教师要拥有一个自己的魔法棒。这个魔法棒就是点缀着“平等”、“尊重”、“赞美”、“接纳”、“引导”、“等待”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火炬,而这个火炬能够点燃学生心中善良向上的火种!老师就是学生的“铃声”,这个“铃声”最终引导学生达到自我救赎、自我教育!
经典语句:相信当时人是解决问题的专家!聚焦、构建解决之道而不是聚焦问题!
2.第二天时卫玲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成功交流的因素,怎么样做才能让谈话流动下去?同时给我们展示了一个“点”的故事。“建立亲和—-达成目标—期待未来—-形成策略—-交互反馈”,同时给出了很多S. C.O.R.E问题。我认为卫玲老师给出的这些信息量是我们这次couch培训的灵魂和模式。这些内容非常重要,对我们以后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很有启发。比如应用问句,假如问句,奇迹问句,尺度问句等等都非常实用。
经典语句:将对话流动下去是教练的指责,如果没有流动下去就要考虑是不是方向错了。未被邀请的建议无论它是多么的好,都隐藏着否定!
3.第三天刘晓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赞美的力量和意义,同时给了我们“奇迹”和“假如….”两种强有力的工具。并现场给我们做了演练。
经典语句:发现客户内在优势和外在资源;“奇迹”会带来脑电的改变,是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;假如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。
回顾后加上我自己的整合,我突然茅塞顿开,我顿悟了。这四天的课程是环环相扣,相辅相成的。这种严谨的设计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拨开了couch课程神秘的面纱。Couch的灵魂不就是我以前所理解的“人本主义’”教育理念吗?把学生看做是真正的人,有血有肉有尊严!学生有丰富的内心和情感!相对”刺激—反应”的“行为主义”教育理念来说,人本主义更加准确到位的实现了“马斯诺”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。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,我们人类还需要满足安全需求、爱和归属感、尊重和自我实现。我们的学生在教师面前本来就是很脆弱很无助的,他们很敏感,他们更需要老师来实现他们被爱、被尊重、被肯定的需求,他们年轻单纯,接受能力强,更有能力做到自我实现和自我救赎!更有能力做到自己解决问题!教师雷厉风行、不遗余力、花样频繁的惩罚和警戒只能是:表面上学生在老师面前噤若寒蝉,背后却是放肆和无所不为!
那么couch态度就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的外在体现。这种思想一定是基于爱的、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平等、尊重、理解、接纳、期待、引导。在couch态度上的couch技术,也要因人而异、因时而异。什么情况下适合什么问句要多加操练。
以上是我在培训中的心路历程。
说到培训细节,我注意到在培训中,三位教练都用了讲故事和做游戏的方式,这种“隐喻”更能激发我们学习的好奇心和理解力。在四天的学习中,三位教练都用到了讨论和演练,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,易于巩固和掌握。我的建议是:在信息量很多或是理解起来有难度的问题上,及时合理的安排些机械性操练,一一击破,会不会更好!
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,遇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心灵“魔法师”,遇到了很多教育界的精英,我真的很荣幸。真心期待下一次的重逢!
发表评论